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申报操作手册
各有关单位、各参评人员:
为提高评审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确保参评人员及时、准确的填报信息,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参评人员、单位严格按照操作手册填报、审核,如未按要求上传,未报名成功,结果由个人自行承担。
一、注册登录相关问题
1.各单位在向评委会提交资料前,请认真学习评审通知和操作手册,严格、规范完成填报工作。
2.注册和登录过程中,请准确选择推荐单位(推荐单位指:为参评人员提供授权码的单位),并正确填写申报授权码。
3.参加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评审的参评人员,请在系统中选择相对应的评审通知。
二、基本信息相关说明
(一)申报材料一览表
1.“工作单位”、“推荐单位”、“参加工作时间”、“工作年限” (本人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年限)、“现职称审批机关”等基本信息,即使没有打*号,也必须如实填写;申报专业选择“信息通信”,专业名称填“通信工程”。
关于各类单位信息的填写:“推荐单位”指分配授权码的单位(在列表中选择);“编码单位”指推荐单位的主管单位和部门(在列表中输入并选择陕西省通信管理局);“工作单位”填写本人工作单位,请一定准确填写。
2.“持何职业资格(或一体化)证书”:指①2012年之前由人事部、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陕西省通信管理局颁发②2012年以后参加全国通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水平考试,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颁发的通信专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3.“申报职称”直接选择“高级工程师”
4.“转评类型”按规定要求,本年度不办理转评系列,此项不填。
5.继续教育起止年度为近五年(含参评当年),继续教育学时不少于400学时(每年度不少于80学时),此项必须填写具体数字(请不要填写“达标”“合格”等),并能够提供与之相符的学时证明。
6.“资格确认”分两种情况:
(1)此项为外省(含中央驻陕、军队转业)调入我省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职称确认时填写;选择“是”并在“证件图片”—“职称资格确认证明材料”处上传确认工作的相关资料;如不涉及,请选择“否”或者不填。
(2)确认与晋升可同时进行。此项为外省(含中央驻陕、军队转业)调入我省的中级专业技术人才进行资格确认并晋升高级工程师时填写;选择“是”并在“证件图片”—“职称资格确认证明材料”处上传确认工作的相关资料;如不涉及,请选择“否”或者不填。
不涉及此类问题的人员直接选择“否”。
7.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简历”:正常参加评审的人员按时间段分行填写。符合各类倾斜政策的人员简历中一定要注明,例如: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援藏、在某贫困县、某基层从事何种工作等,在简历最下方,请另起一行,将享受的相应倾斜政策标注清楚,方便审阅。符合倾斜政策的人员必须填写!!!
8.“任期内科研成果”:主要填写符合评审文件中涉及的10项业绩、成果条件。
9.“任职以来工作业绩和履行岗位职责情况”:此项作为答辩材料之一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可在文本框内输入总结任工程师期内的主要工作业绩,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控制在1500字以内或上传任工程师期间个人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在文件上传处上传PDF,此项供评委看,务必上传清晰版本,可标注 “答辩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10.“任职期间奖励情况”:奖励情况要如实填写、简明扼要,应分项、分行填写。
(二)证件图片及评审材料
1. “各类表格、证明”:《申报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诚信承诺书》下载后由参评人员签字、推荐单位盖章、推荐单位负责人签字后扫描上传;“任现职以来工作情况证明材料” 此处只上传任工程师的聘书及5年来单位考核情况证明(需提供制式年度考核表,可进入陕西省通信管理局网站/职业资格考试/下载专区/高级工程师评审表格/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点击下载填写并盖章,按年份依次上传;或所在单位出具的正式年度考核结果文件)请不要上传任行政职务的聘书。
2.“专业论文论著照片”
此处上传“任期内发表论文著作情况”的对应照片、相关证明材料(合著5万字的证明等),具体参照证明材料要要求。答辩论文需标注 “答辩论文”,供评委评审打分用,请上传清晰版本。
3.“反映个人专业工作业绩的材料”此项对应的是“任期内科研成果”,上传能反映所填科研成果、工作业绩的佐证材料图片,每项证明图片要突出重点,最多不超过6张,图片下请标注项目名称,多张图片的标注序号(例:某重点工程佐证材料1,某重点工程佐证材料2)。
4.“任职以来获得的专业奖励证书”此处只上传获得的专业奖励证书及个人排名相关资料,请不要上传集团获得的证书。
5.“任职以来获得的其他奖励证书”此处上传非专业奖励证书,例如: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
6.“任职以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证书”此处只上传继续教育培训证书及学时证明材料,上传证书、证明须一致,请不要随意填报。
7.“空岗证明”:事业单位须上传高级工程师1:1空岗证明;企业根据实际情况上传空岗证明,请不要上传营业执照等无关资料,不实行则上传情况说明。
8.公示证明,请一定注明公示的具体起止日期,如:*年*月*日—*年*月*日,须为5个工作日(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9.“证件电子图片”:按要求上传身份证、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工程师证书;“职称外语证书”和“职称计算机证书”由用人单位根据岗位需要自主确定是否上传,不做统一要求。
10.工作业绩材料图片:上传填写并盖章的“个人业绩成果一览表”(评审文件中附件2)及与文件业绩条件相符合的各项业绩成果证明材料,论文已在“专业论文论著”处上传,此处上传除论文外的其他业绩成果证明材料。
三、参评业绩相关说明
(1)个人获得省、部级(或相当)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三等奖以上奖励(一等奖前9名,二等奖前7名,三等奖前3名),并具有获奖证书;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1项业绩参评,需提供相关部门批复文件、表彰证书等能体现个人参与获奖的全套资料。
(2)作为前五完成人获得国家授权的发明专利、或作为前三完成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及以上;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2项业绩参评,本人需提供作为发明专利前五完成人、实用新型专利前三完成人,并提供已授权公告的实际专利证书,其他无效,且须在任期内取得。实用新型专利提供转化证明。
(3)作为前五完成人完成1项大中型工程设计、生产项目并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成果验收与鉴定;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3项业绩参评,需提供作为1项大中型工程前五完成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经理、副经理任命批复)、项目合同、相关部门批复、验收鉴定全套资料;
(4)作为前五完成人完成1项省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该标准或规范已颁布并在全省或全行业范围实施,并具有主管部门文件证书等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4项业绩参评,需提供作为1项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前五完成人(起草人排名)、标准封面、前言、目录,并出具已在全省、全行业实施和主管部门文件证书等证明资料;
(5)主持或作为前五完成人完成1项以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研发、应用等项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厅局级、市级以上或者央企集团、省属大型企业集团的表彰奖励。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5项业绩参评,需提供作为1项以上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项目的主持或前五完成人证明材料,立项证明、项目报告、相关部门的批复文件、取得的经济效益证明及厅局级、市级以上颁发的(央企集团、省属大型企业集团)表彰证书全套资料;
(6)参与编制过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的1项以上技术标准、技术规范,该标准或规范已颁布实施,并具有相关部门文件证书等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6项业绩参评,需提供参与1项国家级、省级、市级行业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编制的证明材料,编制人员名单、标准或规范封面、前言、目录,并出具相关部门文件证书和已在全行业实施的证明资料;
(7)主持或作为前五完成人解决过企业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填补行业内某一技术领域空白或对技术有较大提升,并通过相关部门鉴定或验收。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7项业绩参评,需提供本人解决企业重大技术难题、填补行业内技术领域空白的表彰或相关部门鉴定文件等证明材料。
(8)个人获得省级及以上通信技术类相关职业技能竞赛三等奖以上奖励,并具有获奖证书或相关证明材料。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8项业绩参评,需提供本人参与通信技术类技能竞赛获奖证明材料。
(9)本人在野外或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技术岗位连续从事本专业25年以上,生产技术管理实践经验丰富且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做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9项业绩参评,需提供本人在野外或县及县以下基层单位技术岗位连续从事本专业25年以上证明且为企业生产经营做出贡献的证明。
(10)聘任工程师期间,本人著有本专业学术著作1部(须有ISBN 号),独著5万字以上或合著本人完成5万字以上,并有相关证明材料;或在SCI、E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专业论文1篇;或在本专业正式出版的期刊(有ISSN 或CN刊号)上发表3篇及以上专业论文(至少2篇为第一作者);或在省新闻出版部门认可的行业内部刊物上发表4篇及以上专业论文(至少3篇为第一作者)。每篇论文字数不少于2000字。论文、著作均需提供查询网址。
证明材料要求:如使用第10项业绩参评,①著作须具有ISBN书号,本人完成5万字,论著由于字数量大,需提供主编/副主编证明,著作封面、编著排名及主要内容概述,提供查询网址且须在任期内发表。发表论文情况:②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收录在SCI/EI期刊的论文一篇即可;③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3篇及以上,须提供有ISSN或CN刊号,其中至少2篇为第一作者。④在行业内部刊物发表的专业论文4篇及以上,其中至少3篇为第一作者。上传论文证明材料时需上传刊物封面、目录、论文全部内容,并提供网络检索查询网址且须在任期内发表。
答辩论文可用已发表的本专业论文或自己近期撰写本专业论文,上传时请标注为“答辩论文”,若因未标注造成的答辩问题,个人自行承担结果。
四、其他注意事项
1.职称评审网上申报材料须严格按照要求制作和上传,具体要求见《高级通信工程师电子化评审材料要求》(附件1),详细上传要求参照《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申报操作手册》。参评人员和有关单位要认真学习《通信专业高级工程师申报操作手册》, 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以免影响正常评审。
2.参评材料若存在涉密情况的,参评材料须进行脱密处理,在线下以纸质形式报送,所有报送材料不再退回。
3.推荐单位出具的公示证明要写清楚公示时间(如:年*月*日-*月*日,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个工作日),并注明公示证明的内容即“评审一览表”。
4.评聘结合的单位,请务必上传空岗信息;未实行评聘结合的单位写明情况即可,此项必须填写。
5.“完成并送审”项可查看个人材料审核结果,请各单位及时将相关要求传达至每一名参评人员,并指导参评人员按时完成材料补充、完善及上报工作。
6.各单位要加强审核工作,确保申报材料准确、规范,请于规定时间将审核后的资料提交至高级工程师评委会,过时将不予受理。
7.各单位提交至评委会的资料应符合要求,不得将信息不完整、录入不准确、填写不规范的评审材料提交至评委会,首次上报提交后集中审核,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集中退回修改,再次提交材料仍不符合要求的,则视不通过,如因审核、上报材料有误导致延误评审工作的,由个人自行负责。
8.技术支持:张倩、李浩哲 029-85211087、029-82210159